close

160516_xline_0.jpg

脆嫩的綠葉在樹梢顫動,偶爾有風吹過,陽光輕輕地從葉隙之間川流而下,一閃一閃伴隨著葉片律動,這一幕令人久久無法離開目光,不是因為有大事即將發生,而是生命本身即如此動容;這也是《乘著光影旅行》影片開頭第一幕,記錄攝影師李屏賓如何看見這個世界。同樣的覺察與感觸也發生在 沈志忠聯合設計/建構線設計 沈志忠設計師 的人生經驗裡,善於觀察、細心體會生活周遭所有事物,這些感知最終轉換到空間作品中,不論一塊模板或一道光影,在他眼中都有無可取代的獨一特質。今天在巷弄裡的辦公室,設計師也與我們侃侃而談他的生活經驗,以及對空間美感的想法。 

Q: 空間美感是如何形成?
我認為空間美感沒有絕對定義和形式,只有個人對美的體驗。美感是每個人所與身俱來,經由從小到大學習過程,以及所接觸環境、訊息等而形塑出的各異經驗和觀念,正因為大家對美的看法都不同,世界上才有豐富多樣各有特色的空間設計。如果用住宅當例子,我會說居家空間就像是自畫像,是透過對自我的了解,以線條、顏料,描繪出能公開予人觀看的模樣;但若自己沒有繪畫能力,便可能請畫家來幫忙形塑出自身面貌,而室內設計師就是那位畫家,我們必需看見使用者的特質,了解空間對他的影響及意義,看入他的生活,才能接著藉由空間規劃、建材運用,完成日後天天代表著他、每天一起生活的私人空間。 

160516_xline_1.jpg

《Folding Space 天母張宅》

 

畫像將每個人特質呈現在容貌上,而這些特徵與你個人如此符合,我們因此感受到這幅畫的美。如同肖像畫,空間沒有絕對的美與醜,每個空間都是使用者的自我體現,代表著他想法、生活、記憶和經驗,跟隨著這些特質,相同材料在不使用者家會呈現不同感覺,形成特殊而專屬的美感。同時,設計師將扮演引導者的角色,和使用者不斷交流,共同經歷一段獨一無二過程,找出最能讓硬體建材、空氣光線與人持續共同延續意義的方法。這就是「本質美」想傳達的意涵,6 年來我一直努力秉持著這個觀念,將之融入所有設計。 


Q: 在英國求學的生活經驗帶給你什麼影響?
我先上了設計檢定課程,之後選擇專注在空間設計。在英國的生活與整個學習過程之中,影響我最大的,是思考方式吧!從前我不斷地畫圖,但在那兒,學校老師會告訴你「我不需要你再一直畫圖,我已經很清楚你的繪圖技巧,我想知道的是你的思考,在想什麼?還有什麼是你尚未發掘的?」 

倫敦是個非常前衛的城市,在那個年代,台灣還無法像現在接觸到太多最新的藝術。聽了老師一番話後,我試著轉換學習重心,從美術館到街道,累積一切眼睛看見的,刺激思緒,我逐漸瞭解從 19 世紀現代藝術時期啓蒙至今,當代藝術所謂「超越」的意義,那是一種不斷跳脫當前現有規範的思考行動,並適用於所有需創造力的活動之中。掌握這個觀念並將之內化為自己的思考模式,往後在面對空間設計時,我才能找到每個案子所應追尋的本質,並且透過每個案子的設計過程不斷進步。 

160516_xline_2.jpg

Q: 自己對「家」的想法是?
看見路邊石頭堆的形狀、老車站的斷垣殘壁、雨後路面升起的水蒸氣,許多尋常事物都令我非常感動,似乎從小就是個敏感的孩子,常常觀察各種浮光掠影,而且對動手做東西特別感興趣,也許是小時候家旁邊就是一整片自然,我也非常沉浸在這樣的環境裡。因為希望未來能繼續生活在開闊自在的地方,所以覺我對「家」的想法,應該就是將「簡單」、「自然」兩種特質結合吧?比起建材操作,周遭自然環境、以及在這特定空間裡活動的「人」反而更加重要。 

160516_xline_3.jpg

《Idea Breeding Ground 思維繁殖場》 

 

Q: 如何從生活經驗中,找尋到個人對美的喜好,並運用到空間設計?
當你年紀還輕時,總是能很快對某件事物產生熱情,將精力全心投入,並且不太計較其中得失,但隨著人生賦予的責任越重,在成家立業年紀的屋主,十之八九會忘了這些感覺。此外,個人居住空間與飯店不同,回到家,我們不需要去適應任何東西,不論床的位置、牆壁的觸感,家中的安排應是早已與居住者有緊密連結。日常空間中的「美」是很直覺的反應,並非需要透過思考所產生的結果,所以,說到「生活經驗」與「空間設計」的連結,我覺得不妨回想看看自己從前喜愛,至今依然會令你感動的事物,或是透過與設計師溝通,一起理解空間規劃的過程、各種材料的特性,一定會找到某種設計模式,能與自己和家人的美感經驗產生共鳴,並加以反映在居住空間。 

160516_xline_4.jpg

《In / Out 永公路洪宅》

 

160516_xline_5.jpg

《Residence of Tzeng 新竹曾宅》 

 

160516_xline_6.jpg

《Gradient Space 光復北路廖宅》 

 

Q: 針對得獎作品「Time Melts Away」,其背後的設計思考為何?
Time Melts Away 是咖啡館的空間規劃。客戶為了完成與太太的夢想,決定開一間咖啡館,他們過去對我的作品有所認識,而這次在打造自己空間時,想起了我。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機緣,與他初步談完後,我不斷想著如何在有限預算下設計出符合這對年輕夫妻期待的空間。後來我想到一個新的合作靈感。 

160516_xline_7.jpg

我一直對經過日曬、雨淋、具有歲月痕跡的物件特別著迷,「廢棄物再生」的想法也很適合運用在這個小小的咖啡館,將尋常街道上可見的「現成物」帶入室內,賦予它新價值。正因為咖啡館這個特殊時空,舊磁磚、舊窗框、角鋼、工廠照明燈等等,這些原本遭受遺忘的物材,透過設計思考重新詮釋,便能帶給人們過去沒經驗過的全新感受,或許更因為如此,能觸動大家去觀察生活中以往不曾注意的事物。你不覺得嗎?再平凡不過的物品都能發揮紋理、色彩,展現自己最美好的本質,並且不斷隨著時間變化。 

160516_xline_8.jpg

《Time Melts Away 胖馬樂咖啡廳》

 

Q: 給年輕一輩設計師的話?
試著將重心擺在「過程」,因為「結果」並不是唯一。設計這條路,需要成品背後的理念與思考支撐,才能走得更長更遠,或許在教育過程中,你必須專注在技能訓練,但如果因此忘了瞭解自己、理解他人、體會自然和文化,很容易演變成結果導向,而太重視「結果」,便可能讓設計流於形式。設計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務,就是引導使用者去探索自己的需求,但在此之前,設計者需深入瞭解自己和寬闊的世界,並認同「過程」亦是所有設計作品的一部份。 

160516_xline_9.jpg

關於沈志忠聯合設計/建構線設計
2004 年成立建構線設計。
理念
大自然萬物隨著世界推移生長,蘊含面貌獨特性。
然空間本質,也會隨著環境、時間與人文演進,產生使用情境的多樣性。
我們探索環境之於人所引發的情感,探究情感連結記憶無限延伸的可能性,當記憶隨著時間流轉,衍生材質之於空間的視覺敘事,室內一景一物便有了本質存在的意義。 

2016
義大利 - A' Design Award & Competition Winner - 金獎 — Residence of Tzeng
義大利 - A' Design Award & Competition Winner - 金獎 — Auer
德國 - Red Dot Award - Winner — Residence of Tzeng
德國 - Red Dot Award - Honourable Mention — Auer
德國 - IF Design Awards 傳達設計獎 — Residence of Tzeng
德國 - IF Design Awards 傳達設計獎 — Time Melts Away 

2015
美國 - IIDA The Best Of Asia Pacific Design Awards - Multi family Winner — Residence of Tzeng
英國 - SBID 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- Restaurant Design Finalists — Time Melts Away
英國 - SBID 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- Office Space Finalists — Auer Office
英國 - FX Interior Design Awards Winner — Auer Office
德國 - Red Dot Award Communication Design Winner — Time Melts Away
台灣 - 金點設計獎標章 — Residence of Tzeng
台灣 - 金點設計獎標章 — Auer Office 

2014
美國 - ID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商業空間組 銀獎 — Time Melts Away
美國 - ID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住宅空間組 入圍 — Humanities x Art x Space
美國 - ID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住宅空間組 入圍 — In / Out
美國 - ID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商業空間組 入圍 — Spatial Frame
美國 - ID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商業空間組 入圍 — Fashion Institute Taipei
台灣 - TID 室內設計大獎 居住空間類複層 - 金獎 — Residence of Tzeng 
 

160516_xline_10.jpg

《沈志忠聯合設計/建構線設計 辦公室》 

 

160516_xline_11.jpg

《Auer 奧爾辦公室》獲 2016 義大利 A’Design Award、德國 Red Dot Award、2015 英國 SBID 等國際獎項

 

160516_xline_12.jpg

《Time Melts Away 胖馬樂咖啡館》獲 201 6德國 IF、2015 英國 SBID、德國 Red Dot、美國 IDA 等國際獎項

 

160516_xline_13.jpg

《Residence of Tzeng 新竹曾宅》獲 2015 義大利 A’Design Award、德國 IF、2015 美國 IIDA 等國際獎項

 

160516_xline_14.jpg

《Fashion Institute Taipei 西園 29 服飾創作基地》2014 美國 IDA 商空組入圍

 

160516_xline_15.jpg

《In / Out 永公路洪宅》2014 美國 IDA 、2012 台灣 TID 大獎

 

160516_xline_16.jpg

《Humanities x Art x Space 連億實品屋》2014 美國 IDA 入圍

 

160516_xline_17.jpg

《Li Residence 中和李宅》

 

160516_xline_18.jpg

《Idea Breeding Ground 思維繁殖場》獲台灣 TID 金獎

 

160516_xline_19.jpg

《王德傳茶館》

 

BY  MK.

資料參考:

http://decomyplace.com/newspost.php?id=4237

沈志忠聯合設計/建構線設計 

http://www.x-linedesign.com/tw/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晶華公益 的頭像
    晶華公益

    晶華傢俱公益店

    晶華公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