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華山觀止 虫二行館

1

雲林縣古坑鄉有台灣咖啡故鄉的美名,只要是晴天不起雲霧,不論你在西螺大橋頭或是虎尾溪畔,極目遠眺四面八方,唯一可見的山林影像只有聳立雲林東方地表,古坑鄉的華山山麓,同時也給雲林這塊樸實的平原帶來山林清新的氣息,華山已成為雲林地區白天最有朝氣活力、夜晚充滿浪漫綺旎的好地方,為了延續這段美麗的故事,也為了一個夢想,「泰安觀止溫泉會館」的股東們本著經營泰安觀止的理念初衷,延欖台中楊秀川建築碩士領軍的「楓川秀雅」設計團隊以及嘉義新銳設計師陳建宏通力合作,建築主體採用清水模工法,藉由主體與當地自然景觀,讓我們看見在地生活樣貌,努力的在這咖啡文化走廊綿延不息,創造了「華山觀止虫二行館」。

華山觀止虫二行館,"虫二行館"有一個很美的由來,傳說當年乾隆下江南,夜遊湖心亭,被美景吸引,便題下了“虫二”二字,寓意“風月無邊”。這兩個字取自繁體字“風月”二字的中間部分,把外框去掉,變成“虫二”。更早還有一傳說跟李白有關。湖南岳陽樓三樓的木壁上,本來曾有三個隱約可見的字蹟:一、虫、二。人們一直不解其義。後來李白遊岳陽樓,看出這是一副字謎對聯,即“水天一色,風月無邊”,並當即寫下了這副對聯。“虫二”兩字本無意,只是被文人雅士演繹得如此意蘊豐厚,正說明了華山觀止正有如此吸引人的美景。

3

「華山觀止」由清水模與玻璃構成整棟建築外觀,跳脫傳統制式垂直水平的框架,有機的自由形體,經由轉換為抽象線條,呈現出不規則的建築架構,與田園瓜棚自然景象相互呼應。它不是架構在一個完整「型」的思維下的手法,而是破開「型」的確定性,而意欲突破出一個新的動態複雜的多樣構成。

將新造地景疊至舊有地景的一種空間縫合術,目的就是讓建築物的孔隙與當地自然資源產生更多對話,使內外之分趨向模糊之際。室內至室外、室外至室內,多面貌的建築角度,經由光線投影的變化,感受時間移動的痕跡,在水池邊、座位邊、屋頂、房間內、過道等室內外交接處都隱藏著「人-景-境」,對話可能性,讓時間可在這些通過性空間留下皺褶。室內外所強調的空間是流動的、視覺上是通透的、強調一種水平的親地傾向。

這兩棟長形建築物自然帶點粗礦質感,以各種虛實粗細材質所組合,從原始木質到粗糙清水模,經由交疊呈現出建物與室內傢俱的層次性,其它因地形起伏的地面、過道等則以各種粗細尺寸的卵石、塊石或細石子鋪砌成。

空間地景的定義本身,其實不止於地景的優劣好壞或珍貴與否,空間地景保存並兼顧地景中的在地主體,恐怕才是最困難的挑戰,將此空間文化地景視為唯一種自然樣態,基本上是可以很生活化的,或許可以在別的自然環境之中復刻再生,或許可以是表演空間或展演場所。

我們讓地景(向度)來說話,每個地景向度都依附著故事性,地景越豐富所能變化層次就越高,卻也可能越接近地方的真相,讓我們在都市的喧嘩之際,聽見山中聲音,看見異己,讓文化地景在向度中顯影,浮現這地方蘊含自然之詩。

華山觀止藉由主體與當地自然景觀融合,讓我們看見在地的生活樣貌,努力的在這咖啡文化走廊綿延不息。如果華山空間是個巨大的舞台,我們想看在地文化如何在空間中編寫劇本與排演台步,共同演一齣又一齣的地方之舞。這地景文化的主體,可以透過歷史地景的縱深,塑造新的地方向度,藉由向度來塑造地方的特色,讓旅人感到獨特之外,又可以體驗到此主體與自然環境中的對話共鳴。

華山總難以忽視自然環境的肌理,看見自然,全是自然,想像旅人在自然的位置,想像人對自然的態度’,其實都是我們對自然最初的源頭。將華山園區做為一種當地文化的展演,使其充分顯現,當地自然資源旺盛的生命力,在越來越重視休閒消費的現代人,自然遺產已是難得可貴的資源,如何在此設計中留下地方印記與刻痕,透過地景建物的詮釋,讓建物對自然環境成為一種能相互依附的關係。

 


By ~ Jean




資料參考來源:http://www.bugtwo.com/index.php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晶華公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